說道麻豆的特產除了柚子之外,就是碗粿了,說實在的我第一次聽聞這間碗粿店,卻是在早年某前總統夫人頗愛吃這家的碗粿
而某位才疃為滿足該夫人的喜愛,還特地請人坐高鐵南下購賣後送到她的府上,後來因為『某件事』才曝光的。
由此可見該家碗粿的知名度了吧。
已經成立四十年,早年的阿蘭在草寮下賣碗粿生意平平,阿蘭的轉機是民國六十年代高速公路通車之後,很多卡車司機為了停車方便
下麻豆交流道之後,就下車叫一碗粿當午餐,由於方便及美味,在這些司機間廣為流傳,於是阿蘭碗粿漸漸變成縱貫路上知名的美食。
據說早期因生意太好,往來之客人太多,無法照顧到每位客人,於是阿蘭就想了一個點子,設一個投錢箱,吃多少就投多少錢進去,逐漸演變成現今自助的模式。
現在的經營者已是阿蘭的兒子和女兒了,並以傳承至第三代,遺憾的是創辦人阿蘭於2013年間在家中逝世。
一樓用餐的空間相當寬敞明亮,樓上也還有位置,再多人都不怕沒位子。
阿蘭碗粿的菜色相當的豐富,不只碗粿還有豬腳湯、魚羹湯、豬血湯、花生湯等,就連炒飯都有。
蒸籠上的層層推疊的金黃色澤的碗粿,相當誘人吧!!想吃要自己拿到餐盤再到櫃檯結帳喔。
桌上的調味包都是以小包裝彌封,乾淨衛生。
碗粿:
阿蘭碗粿外觀同樣有『倒扣』的好吃特徵,上頭雖然略帶微黃色暈的油蔥,雖未開始入口就能為聞到陣陣的香氣襲鼻而來,頗誘人食慾。
以叉子翻開內餡瞧瞧發現到是嫩白的粿體以及肉塊、香菇等。
阿蘭採用的是新、舊米混合的作法,新米就為軟綿香甜,舊米則是硬度高富有咬勁,兩者綜合起來口感和香味兼具。
碗粿的口感則是軟綿滑嫩,交雜著扎實的咀嚼感,與阿助碗粿比較偏軟綿有著明顯的對比,兩者除了內餡略有不同,味道上倒也沒有特別差異之處。
阿助碗粿與是分布在裏頭,阿蘭的油蔥部分主要是分布於上頭不同,這樣香氣更能均勻分布,使得每口都能嘗到油蔥的氣息。
雖然阿蘭在網路上被歸類於觀光客才會上門的店家,項場倒是有滿多中、老年的顧客在用餐,只能說各有各的擁護者吧,但是那略但扎實的口感,頗討我歡心的。
單吃過後,添加些阿蘭自製的醬油膏,微甜甘醇不死鹹,倒也頗為滑順。
魚羹湯:
有別於台南的常見的魚羹有些不同,羹湯呈現微黃色澤,當中則是混有筍絲、香菇、蛋穌等,比較像是流水席或餐的羹湯才會出現的作法。
雖然味道上也不算特殊,但比起一般的湯頭自然還是豐富有層次的多。長長白白的魚羹,扎實有咬勁,不過是我不喜歡的虱目魚的味道。
阿蘭碗粿(碗粿蘭仔)地址:台南市麻豆區中山路179號之8(麻豆圓環邊) 電話:06-5724035 065724057 營葉時間:06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