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大路上有兩家比較知名的羊肉爐一家是義村另一家是家鄉。
兩則的價值略有不同,義村是冷凍羊,家鄉是溫體羊,所以價格自然有差啦。
同事說萬大路的家鄉跟長安東路的家鄉羊肉爐有親戚關係。
至於味道的差異,我僅吃過萬大路的家鄉而已。
往年只要天氣寒冷,公司餐桌出現的羊肉爐不是義村就是家鄉。
對於在店內用餐到是首次。
跟義村最大的差別在於裡頭小菜的多樣化。
基本的配菜當然要先點上一輪。
藥燉燒酒羊(不加酒):
隨著翻滾的湯液,翻煮堆疊冒出的是大量的紅棗、枸杞、薑片、當歸等藥材,以及淡淡的麻油香氣。
家鄉羊肉爐的藥材不是事先燉煮備好,而是等客人點後,才將藥材依續加入鍋中灌入湯液以土羊肉塊。
所以湯頭一開始喝來過於輕淡無味,僅有藥材淡雅的香氣,連鹽巴都沒放,有些不習慣呢。
此點有吃過萬華-高雄義村羊肉爐的同事,倒是就覺得義村好些。
已經加在裡頭的羊肉丸子,Q彈透著淡淡的肉香。
蘸醬是常見的豆腐乳跟辣椒醬油。
家鄉的羊肉塊由於事生的土羊肉下去煮,沒有事先燉煮過
所以口感比較扎實生硬,不過感覺得到新鮮不騷的羊肉。
個人還是覺得羊肉需經過長時間燉煮,那軟嫩的口感才是優等。
乾拌麵線:
以麻油、油蔥酥以及青蔥末拌製,麵條Q彈不糊爛,味道不錯,比起附近的萬華-霸味薑母鴨好些。
單點的涮羊肉,那艷紅的色澤,可是溫體的在地土羊肉喔!!
食用,取適量放置鐵網,輕涮幾下,變色即可。
先不蘸醬單吃原味,鮮嫩Q彈,那可是溫體肉質才有的本色。
田雞肚:
田雞非雞,它南部屬稱的四腳仔、水雞等,因肉質鮮嫩似雞肉而得名
通屬說法就是青蛙啦,但是青蛙分很多種,在此不再贅述。
但是我們這次吃的是田雞肚,不是田雞肉,田雞肚又不是指田雞的肚子,而是腎。
成帶狀物的『肚子』,口感相當有脆度跟咬勁,咀嚼時在嘴裡爽脆彈牙,很特別的一道菜。
只是我覺得拌炒酸菜有些不太合適,炒九層、薑片等之類的重口味做法更能下飯。
鴕鳥肉:
以沙茶、芥藍菜、辣椒等,類似炒牛、羊的陽春炒法料理。
調味料的滋味,不用過多形容便可意會。
至於鴕鳥肉的部分,有著三低(低膽固醇、低熱量、低脂肪)、四高(高蛋白質、高鐵質、高鈣質、高鋅質)的優點。
以前在南部的台糖有段時間曾經推廣養殖鴕鳥,可是好像成果不彰。
不過鴕鳥肉的口感極佳,鮮嫩更勝豬肉,彈性可比雞腿肉,爾且好處不少,不知為何市面上不多見。
炸斑鳩:
外皮未經粿粉油炸,質地輕薄酥脆,肉質鮮嫩有彈性,撒上些胡椒粉食用,口感不輸炸雞腿。
滷羊頭皮:
煙燻味濃郁,但是店家是從冰箱的帶子取出,故略為冰涼,口感近似豬頭皮。
家鄉土產羊肉爐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萬大路343號 連絡電話:02-2339-6511 營業時間:16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