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南的美食,一定常見有人會提到棺材板,就好比說到彰化就會想到肉圓一般
所有的料理兜有所謂的創始店,棺材板也不例外。
位於沙卡里巴市場內的赤崁棺材板就是傳說中,台南棺材板的創始店。
棺材板”這名字乍聽之下,有點嚇人。不過,相信許多人對這“顛覆傳統”的台南傳統美食相當地好奇。
讓我們細細訴說品味這“棺材板”的故事。
年輕時代的許六一先生,對於烹調有極高的興趣。台灣剛光復後,西餐也隨著美軍的駐地零星地散佈在南台灣。
許六一先生因曾習於西餐的烹調,而匠心獨到地發明 了棺材板。
所以,不論它的取材(土司)以及吃的工具(刀叉),都可說是極具西方的色彩。而棺材板的起名,又有一段極為有趣的故事。
棺材板原名為“雞肝板”。在四O年代,雞肝等內臟是屬於上等食材。
因此,見聞廣博的許六一先生遂採用雞肝為其主要內餡並將之命名為雞肝板。
味道鮮美的雞肝 內餡好比法國的傳統美食鵝肝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這一特殊點心,在當時已十分受歡迎。過往食客,不論本地或外鄉人,一到沙卡里巴必定點雞肝板來犒賞自己 的五臟廟。
有一天,成大附屬工業學校(國立成功大學的前身)一位教授,來到沙卡里巴【盛場老赤嵌】點心店品嘗雞肝板。
大家對這似 西點的食物,讚譽有加。而教授與許六一先生閒聊之際,
教授先生忽而福至心靈地說『這雞肝板形似一個棺材的形狀』。
而生性樂觀開朗的許六一先生,聽完後,爽 朗地說『那從此我的雞肝板就命名為棺材板吧!』。
因此,這有點聳聽的名號─“棺材板”叫響了台南的傳統美食!現有古早味棺材板及咖哩口味二種選擇。取自官網簡介。
在第二代許宗哲先生的心目中不僅是一個摯愛的親人所遺留下的產業
更是一個 “濃情厚道、樸實民風”古早味的表徵。
不管外在環境的變遷,許先生經營的理念還是殷殷實實地將“赤嵌棺材板”的古早味呈現給大眾。
許先生不僅傳承了父親許六一先生的『古早味』,並且融入現代飲食文化的概念
於是將棺材板的內餡由雞肝等內臟改良為海 鮮蔬菜,大眾在嚐鮮之餘,還顧及了健康。
這也使得棺材板歷久彌新,能夠受到大眾的青睞。棺材板可說是聞名海內外一點都不為過
早在十幾年前,日本航空公司 便派員到店內採訪、錄影,為其錄製台灣導遊影片。
近幾年來,坊間雜誌以及電視美食節目更是爭相來訪。隨著歷史尋根和重視台灣鄉土風情的潮流下
棺材板是過去東西文化衝擊下的產物,更成為台灣食客探訪台灣歷史與台南美食不可缺的盤中蕵。
取至官網簡介。
雖然沙卡里巴市場因為海安路地下工程,造成客人大量留失,僅剩幾家還要咬牙苦撐
赤崁棺材板就是其中之一,雖然隱身於市場之內,到了例假日客人還是尋幽探訪的上門光顧。
菜單
原味棺材板 :說到第一次吃到棺材,那可是要回朔到二十幾年前
台南東帝士還存在的那段時光,東帝士前面的小北夜市美食林立,我人生中的棺材板初體驗就是那時發生,
可惜那時的經驗不是很好就是,同樣的炸厚片吐司,內含濃稠醬料
可惜裡頭多以內臟居多,不喜內臟的我,對於那棺材板的評價就不如預期的佳。
之後雖然也吃過安平區的棺材板,不過同樣也是內臟材料,所以我人生中棺材板的經驗就僅有這兩次。
今天則是第三次,是否回令我的棺材板改觀,客官網下看便知曉..........
還好赤崁的棺材板種類不多,所以原味及咖哩各點一份評嚐。首先是原味
同樣炸的金黃酥脆的厚片吐司,以刀具切開內層,再淋入濃稠醬汁。
翻開吐司上層,以肉眼觀看,發現有火腿丁、紅蘿蔔
玉米粒、花枝及不名肉類等,以刀叉切一小塊沾附食用,味道濃郁有些類似玉米濃湯
而那不知名的肉類,不是內臟而是雞肉
口感扎實好咬,整體比我想像來的好,也是我目前吃過最好的。
咖哩棺材板
咖哩口味於原味裡頭的配料幾乎相差不多,硬要說其中的差異就是,一個是咖哩,一個是濃湯。
咖哩味道微甜香濃,並帶些微微的胡椒香氣。感覺咖口味比原味更得我心些。
炒鱔魚:鱔魚意麵是極具特色的台南鄉土小吃。鱔魚口感微軟鮮嫩,帶有扎實與微微的酸醋味
及洋蔥的甜,入味而不黏糊,細看還能發覺粒粒在目的辣椒粉末,在其中發揮香而不辣的陪襯。
豆腐羹:
它除了豆腐外,還加上了店內精緻的八寶配料,其來源便是台南地區特有打魯麵的做法。
滑而不膩的赤嵌豆腐羹,在細細地品嘗下
除了有豆腐外還有高麗菜、內臟、雞肉等,有豐富驚艷之口感。
滋味滑順中,帶點微微的烏醋酸味及胡椒味。
豆腐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
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
有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細胞,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此外,豆腐對病後調養、減肥、細膩肌膚亦很有好處。
赤崁棺材板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康樂市場編號180號)
電話:06-224-0014 營業時間:10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