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短短四天年假便又返回台北工作,在家中整理那些日子所拍攝的照片時,發現有一顆大大的塵點。
當初買5D3時店家有表明自購買日期算,可免費清理入塵。可是現在已經過了一年多,這下可好啦!!
清理一次要價500大洋,雖然塵點只有在拍夜景時才看得到,平時拍攝並無影響。
但是就是『比毛子』不爽,請人清一次500大洋,買果凍筆自己清,三次回本了。於是乎我陷於要拿去請店家清理還是自己動手清理的抉擇。
我先到勸敗天堂的01上頭去爬了不少相關的文章,裡頭清理的CCD的方式各有不同,不過多以果凍筆居多。
其他有以藥劑或是黏土之類的作法,我可能心臟不夠大,還是算了。
不過裡頭也有不少傳出災情的先烈建議,還是交專業的處裡比較妥當,畢竟一片CCD要價不斐,要是輕則殘膠重則CCD上頭的薄膜被毀,那可得不償失阿。
無奈心中的小惡魔戰勝的小天使(誤),我還是跑到相機街買了網路上比較推薦的這款果凍筆。
優點在於有兩種筆頭,可分處理大面積與小面積的,而且可以水洗重複使用,一支不到1000大洋,用了兩次也算夠本了。
由於此款果凍筆也有正反面的評價,當然也有使用者傳出災前,在參考許多先烈的建議後,我決定整合所有方法,自己試試。
此次購入的除塵工具為MARUMI 果凍筆以及3M的SCOTCH隱形膠帶一捲。
官方的使用方法則是印在紙盒底下,不過網路上的先烈表示,如果按照其方式後果無法想像阿!!
於是在作法上略有所變更,所以有這些先烈真好(誤)
果凍筆本身以透明塑膠盒裝設,裡頭鋪有藍色的硬海綿固定。
打開盒子後會發現上頭有塊黑色物體,具官方操作方式,是用於黏取筆頭上的塵點。
但是網路上的先烈表示,該黑色物體容易沾黏灰塵,易越沾越髒,所以想出另一套作法......
硬如眼簾的的是大、小筆頭,首先要先拿到水龍頭下去沖洗,過程中還要以指尖輕搓揉將多餘的黏膠去除。
據說如果沒經過此道程序,就傻傻的給它朝CCD黏下去,到時候拿起來的不只是塵點,還有些意想不到的東西.....^^!!
沖洗完畢後,切記不要用衛生紙之類的擦乾,用電風扇吹乾即可,之後便可以進入下道流程。
拿出一片乾淨的光碟片,將吹乾後的筆頭,輕輕的在上頭來回點上幾下,以確保最後的黏度不會過黏。
當然光碟上難免會有些許的灰塵,所以點完後,可在隱形膠帶上頭輕黏,讓沾附上頭的灰塵,不會隨著筆頭進入到CCD中。
筆頭準備完工之後,就是將口罩戴上,將相機取出,從清單中設定開啟手動清潔感應器,這時反光鏡便會鎖定。
這時就能慢慢的將筆頭深入其中,此外由於照片上的塵點與CCD上頭的呈現上下左右相反的,
沾黏時要注意只沾有塵點的地方,沒塵點的不要沾,雖然果凍筆的黏性事前處理使其降低許多,但是黏在乾淨的CCD上還是有些輕微的痕跡
不過不影響拍攝的效果就是,為了避免沾錯地方,我則是另一手拿著手電筒往裡頭照,這樣塵點就更為清晰可見,就不容易沾錯。
此操作方式就沒照片可供參考,畢竟我可沒心臟大到可以邊清邊自拍就是。
對準塵點便大膽的黏下去,不夠力度要稍微注意,以最低力度即可,黏不起來再慢慢加壓。
每黏完一次CCD的塵點後,一定要再到隱形膠帶上來回沾黏,以避免越沾越髒。
等確定將塵點清楚後,將筆頭用清水洗後風乾,便可放回盒內。使用過的膠帶部分,下次不可重覆使用。
當然沒把握還是花錢請專家,如果有冒險氾難神的話,倒是可以試試啦!!
以紅圈圈圈起的就是入塵點,打開DPP處理時,真的很明顯的。
以光圈22所拍下的
清理一次
第二次,就清潔溜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