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氣仲橫、天資聰穎如我也會犯此錯誤,原本我是打算找同仁到勺勺客或秦味館去吃陜北菜,但是就是那個但是,人生偏就是有那個但是出來喇低賽
確定好人數後,打電話去定位時;發現兩家店都在星期一公休,真是晴天霹靂阿~~~只好在匆促慌忙之下,另外上網找尋同事們想吃的酸菜鍋
找了幾家有賣酸菜鍋的餐廳的食記讓同事選擇,後來這家金稻子酸白菜火鍋才脫穎而出.......................
雖然同事有點擔心我前幾日得了腸胃炎,今天是否能準時出席,還一直打電話來確認(他們可真是小覷偶的腸胃了~~哈)
提早到的我,習慣到處拍拍看看,金稻子門口玻璃上頭貼著幾家媒體報導的資訊,大意是寫著大陸吉林來的老板娘在中山區的吉林上,開著純正東北菜餚等等。
店內的桌位不算多,還好我早早就定好位子。牆上一面紫底黃字大幅海報上方介紹著東北酸白菜鍋的由來.....
稍微看了一下介紹,比照網路上所得之資訊,還是有需許的出入,傳言有多種說法,但確切的起源尚無定論就是。
菜單上頭的菜色不算多,但也是要來個三、四次才有辦法完封,菜單反光有點嚴重,索性就拼接縮圖呈現,預知菜單上的菜色,可能要自行GOOLE參考其他人的照片。
調味料區:相較於大安-台電勵進餐廳酸菜白肉鍋 金稻子的醬料稍微少些,也沒簡介,遇到不知到的調味料可能要稍微猜一下,或是問老闆囉。
當然基本的豆腐乳醬是不可缺少的,依適量再添加韭菜醬、辣椒等,所來的味道都不會太差。旁邊的茶壺裝的不是茶,而是高湯,可不要倒進茶杯一乾而盡呢。
附增的小菜:扎實的豆乾拌勻小魚乾、紅、青辣椒,滋味微甜,甜味過後,會有股帶勁辣味回撲,要小心食用喔。
酸白菜火鍋:一上桌的煙窗式火鍋,圓圓的鍋緣有著許多豐富的配料包圍,配料有蝦子、蛤蠣、鴨血、酸白菜、金針花、川丸子、五花肉片等。
湯頭甘甜回酸,稍微比勵進的湯頭混厚些,酸白菜的酸度相差不多,勵進是由上桌後,由客人自己添加酸菜熬煮。
而今稻子一開始就在廚房裡頭熬煮過,再端上桌食用,湯頭就稍微濃郁些。
相較於兩家的酸菜,由於勵進的酸菜是生的與今稻子一開始就放在鍋裡滾上的有些不同,所以樣比較當然要公平、公正、公開阿
所以拿同樣都煮過的酸菜來比較一下囉。勵進用的高麗菜醃製的酸菜,今稻子用的是大白菜,兩著酸度相差不多,微微透著天然的酸度,不會過嗆。
脆度上勵進的稍稍佔些上風,兩著都算是不錯的,但煮到最後勵進的鍋底會有些回甘,而今稻子則是透著隱隱的微辣,有些韓式泡菜湯底的錯覺。
主打的五花肉片用筷子輕挑晃動時,從筷子尖端傳來的感受,就能知道頗有份量,相較於勵進的五花肉來說稍為厚些,
但這厚度不過0.1至0.2公釐的些微差距,但入口咀嚼時,還是能感受到兩著之間的微小差距。其他配料諸如鴨血頗具驚人彈性、清脆鮮甜的蝦子、吸允飽滿湯汁的凍豆腐」,樣樣可圈可點。
後來店家發現我人數時用有點多,才又將我們搬遷到另一桌最大桌,這樣才對麻。不然擠來擠去的,亂不舒服的。
小肥羊火鍋:由於我們有九個大人,而今稻子的鍋物有酸白菜鍋以及小肥羊鍋,所以就各點一小鍋來品嘗。
同樣的煙囪式火鍋,不過鍋緣圍繞的配料有些不同,有蝦子、川丸子、豆腐、高麗菜等,溫體羊肉則是另外裝盤,要吃再稍微在鍋中涮個幾下便可食用。
這鍋小肥羊鍋有三部份想說說,首先是湯頭的部份,威然有著眾多的配料,但味道卻與酸白菜鍋大大的不同,除了少了那股理所當然的酸味外
到是多了股清清淡淡的中藥香味,可惜鹹香不足,味道及為清淡,好像沒加鹽巴的感覺。再來是羊肉的部份,由於湯頭及淡的關係,所以川燙過後的羊肉
除了鮮嫩Q彈透著淡淡藥香的新鮮口感之外,本身沒啥滋味,需沾附點自行調製的沾醬食用。最後的是川丸子的部份,酸白菜鍋跟小肥羊鍋同樣都有此道小配料
會在此提出是因為這川丸子是我覺得裡頭最好吃的部份,甚至比羊肉、五花肉更得我心些。這有些烏漆嬤黑的川丸子,有些點像勵勁的炸丸子,不知道是否可以直接食用就是。
,輕輕咬下,隨著備牙齒撕咬開了的川丸子的同時,有股咖哩香味趁機而入,鬆軟扎實的肉餡,好比從印度飄揚過來一般。
小雞燉磨菇:深菊色澤的陶鍋,外突寫滿著一圈圈它似乎認識我,我卻不認識它的毛筆字,頗具優雅古風。
裡頭有雞肉、涼條、菇類等燉煮而成,湯頭充滿著菇類燉煮後,濃郁混厚的香味,滋味有些偏鹹,還偷偷摸摸的溜出一股近似洋蔥的鮮甜。
除了雞肉肉質鮮嫩Q彈之外,涼條也是重點之一,因為它的數量遠比肌肉來的多啊(笑)。
原本透明狀的涼條,已吸滿鮮甜濃郁的湯汁,而蛻變成褐色,口感相當Q彈,程度更甚冬粉,但又不會有久燉過後的膨脹、難嚼。
賽狗肉:雖然名稱很嚇人,但可不是真的用賽狗的肉作的喔,不然可是會被動保團體圍剿致死。它其實是道將撕裂成絲的豬心肉與香菜、辣椒、蔥絲、芹菜絲等輕拌而成的涼菜,
多種香氣的混和之下,勾引著香、麻繽紛的味道,肉質有些柴度少些油脂滋潤,但不會過於難咬,由於裡頭的辣度來自於辣油帶出,缺些醃製的鹹香。
彩虹茄子:
色彩繽紛的的彩虹茄子,上頭有黃、紅甜椒、香菜、蒜頭、肉末等,一層層推疊的色彩,雖然未達彩虹的七彩色澤,但也算是相當繽紛。
再加上下面的紫色茄子、褐色香菇等,(藍紫的茄子通常是有經過些微由炸過,除了可使其油亮之外,也可在烹煮的過程不會失色)
胡亂給他攪拌一下,雖然混亂蛋是色彩更為豐富豔麗。口感有清脆、柔軟、鹹香等多元層次的滋味。一道相當適合觀賞、拍照、扮飯等多用途的菜色~~哈
羊腿:
一隻羊有四條腿,雖然不知道是哪條就是。但是個頭也不算大就是,九個人大約一人一口左右,焦黑色澤的烤羊腿, 以刀叉叉輕撥便可骨肉分離
肉質鮮嫩柔軟好撕咬,沒半點羊騷味,可惜同樣缺些本身醃製的鹹香,需靠圍繞在羊腿週遭,渾厚香料味及透著微微辣度的醬汁增添風味。
東北大塊肉:從外觀愾來有些幾分神似台灣的流水席常見的菜色封肉,用筷子稍微戳戳那肥滋滋的肥肉,軟軟嫩嫩,好比那過度肥者,晃動著那傲人的肚子,跳著肚皮舞般。
雖然不是整塊大塊肉都是肥肉,但那比例可是高達九比一那,雖然近年來我稍微敢於嘗試肥肉的滋味,但見到如此比例還是有點『驚驚』
所以挑著些瘦肉混雜些許的肥肉入口品嘗,肥入口即化散不稀奇,連那瘦肉口感都可以無縫接軌才神奇,真是非常柔嫩細緻、滑口順暢。
那深褐色澤的醬汁,鹹香有餘之外更多些甜味,有助於截除肥膩的油脂感。在旁吃下一大塊肥肉的同事表示:吃過多還是膩的,額度以一塊為限就好。
竹香烤魚:這盤魚一上桌,一股相當濃郁且熟悉的香味順著鼻腔入侵,原來是孜然粉來著的,可是孜然粉不是大多用於烤羊肉串的嗎?
金黃色澤的孜然粉灑滿黑鯧魚上頭,外皮酥脆內餡肉質鮮嫩,孜然推疊而出的香氣,濃郁而不搶位。
黃金豆腐:以方形的雞蛋豆腐拌炒鹹蛋、青蔥、辣椒等,有些地方會叫流砂豆腐。之前在台南-府城騷烤家 吃到的金砂蝦仁,那股濃郁鹹蛋香的印象頗佳。
豆腐偏向柔軟少些酥脆,滋味鹹香微辣,鹹蛋所製的流沙未能完全覆蓋,口感也有些影響就是,不算是道特別的菜色。
炒青菜:就滿一般的炒高麗菜,高力蔡不算輕脆到有些韌性,少了常見的蒜頭香氣,多了股辣味。
拔絲地瓜:這是我個人私心滿想吃的甜點就是,採用的是紅心蕃薯,再淋上糖漿、芝麻點綴。
吃的時候要沾點冰水,使其上的的糖漿冷卻變硬,外層酥脆內餡鬆軟蒸氣騰騰,甜而不膩的口感,當甜點最適合不過。
可惜的是金稻子提供的是冷水不是冰水,所以沾上冷水的拔絲地瓜,從冷水中拿起時,空中倒是多了好幾道糖絲,好像蜘蛛人掌中射出的線絲般。
一開始想說才兩桌客人而已,結果才七點多就連騎樓都擺滿了桌椅,可見生意之好。店家的服務生多從東北或內地來的,有些鄉音滿重的,嗓門有些大點
有時說話可能要放慢些,不過這些大嬸、阿姨們個性頗為豪邁直爽,問啥答啥,滿能抬槓,倒也滿逗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