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是廣東省的一個市名,也是早期隨國民政府遷台的軍人家鄉之一
許多汕頭地區的美食因此傳入,例如在台南頗為常見的汕頭火鍋、汕頭意麵、汕頭沙茶等。
台北市這個國民政府的大本營,當然也是有著不少以汕頭為號召的店家
知名度較高的有清香火鍋、延三牛肉麵等。
南機場夜市這等以美食聚集,自然也少不了它的蹤影。
位於中段的三角窗中,沒有店名有只有一輛攤車跟幾位人員煮麵
這家沒有店名的麵攤,只有攤車上頭價目表邊,寫著大紅喜氣的汕頭麵三字
故多數人都稱呼為南機場汕頭麵店,在地經營已有四十多個年頭,從祖父家傳三代至今。
價目表上除了招牌的汕頭麵之外,也有三種排骨湯以及雞捲、紅燒肉等小菜可供選擇
上頭的菜色幾乎都是我相當喜愛的,看來這攤要多跑幾次了。
攤位後面一只只排列的碗,已經加入調製的醬料以便加速作業。
桌上僅上醬油跟烏醋可供任憑取用,少了之前在網上看到的沙茶。
紅燒肉:
無論是紅燒肉的色澤,及上頭所澆淋的醬汁,讓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中正-汀州路一段90號無名鹹粥店的紅燒肉。
紅燒的部分不是現炸製成,但是店家有放置在保溫箱中,咬來雖沒現炸那股爽快迷人的燙口感。
卻還能有溫熱的滋味,不像有些店家炸完後就晾在一旁,太晚到的客人只能吃到冰冷的紅燒肉了。
紅燒肉是放置在保溫箱的鐵網上頭濾油,也因此沒有炸過放置後的濕潤油膩
卻還保有咖啡色炸衣的酥脆度,嘴中咀嚼還不實感受到輕脆的卡茲感。
肉質部分扎實好咬,濕潤的肉汁雖不明顯,咀嚼過程還是能感受待在嘴裡流動的感覺
醃料部位著輕柔的香韻,可惜記憶中這味道對我來說不算特別。
另外吃紅燒肉似乎一定會出現的沾醬,滋味甘醇柔滑,以及微微纏舌的辣度
與中正-汀州路一段90號無名鹹粥店的沾醬可說是九成相似。
雞捲:
以腐皮包裹著洋蔥、荸薺跟肉塊
外層焦黃的炸衣已經不負剛炸好的酥脆口感,內餡口感就為溼軟少些扎實感。
洋蔥的甜味不是很明顯,僅能依靠著牙齒咬合,來感受爽脆的洋蔥與荸薺的存在感。
肉塊的部分比例稍低,帶著輕柔的醃製香味,口感鮮嫩扎實
雖然整體不差,但要排入我心頭之好的名單,還是有段距離就是。
大同-葉家五香雞捲 目前還是牢牢的位居在我的心頭首位。
蘿蔔排骨酥湯:
清柔淡雅的黃澄湯液,滋味卻是異常的甘甜
本以為是裏頭蘿蔔所致,可是甘甜味的層次卻更上一級。
湯頭甘甜的相當令人深刻、著迷,讓人不自覺的喝到意猶未盡。
排骨酥的部分採用醃製酥後,在與蘿蔔、高湯等到入鐵盅裏頭,送到蒸爐炊煮。
排骨酥所粿的粉漿有些厚重,但燉煮後變得相當軟綿細嫩
可惜裏頭包覆的肉塊比例稍低,醃製的香味也不算濃郁,僅算帶著輕柔的香味。
比其前方的南機場左門神中正-曉迪筒仔米糕(南機場夜市),香醇味清爽許多。
汕頭乾麵:
店家已經事先攪拌過了,少去攪拌的程序,夾起便能感受到它的彈性
吸引入口,彎曲不規則的汕頭麵條,相當滑順Q彈滑順。
麵條主要的醬料是比例適當的沙茶香味,以及存在感相當薄弱醋味。
可惜有點就是在於店家攤車上採用非自家製作的沙茶,而是訪間常見的牛頭牌沙茶醬~~
所以組合起來就變成汕頭沙茶乾麵了,如此之外跟我在萬華-阿婆冬粉
吃到的善同沙茶乾麵味道相同,因為兩家都是用牛頭牌沙茶。
也許單純只有沙茶對我來說調味有些單薄
看著老客人都會自行後方自行添加調味料,過去一看發現只有醬油跟烏醋
只好挑選自己習慣的烏醋來添加了,不過適度為佳,多了就搶味。
汕頭乾麵(南機場夜市)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07巷口 電話:0918437263 營業時間:070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