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前路這頭的店家,歷史都十分悠久,剛剛吃過的台南-老黃陽春麵
以及台南-阿和肉燥飯、台南-進福炒鱔魚專家、台南-阿龍意麵等,每家都是歷史悠久,味道獨特。
與老黃併鄰的圓環頂菜粽也是知名店家,營業期間人潮川流不息,一顆粽、一碗湯就是美味的一餐。
前鋒路、北門路、民權路、大同路交會的是東門圓環
還沒拆除前,攤販以此為中心營業,如台北的大同圓環般。
後來民國57年拆除後,攤販被迫遷移,現今多聚集於東門陸橋附近,仍以圓環頂為名。
菜粽店第一代創辦人黃金興、陳金花夫婦,早年是賣飯而非菜粽出身。
因為營業時間過長、太勞累等因素考量之下,便改賣菜粽了。東門圓環拆除後,便搬到府前路的現址營業至今。
價目表:
菜粽、肉粽、味噌、魚羹等四樣為主大商品,肉粽則分有竹葉跟月桃葉。
不愛肉粽的我,習慣菜粽跟味噌的搭配。
台南的菜粽只包花生仁,淋上鹹中帶甜的沾醬後,再灑上花生粉
嗜辣的人,還可以加由白胡椒調製的辣醬(大鋼杯那個)。
菜粽:
說實在的多過不少菜粽,倒是第一次看到外層略帶淺綠色的。
圓環的菜粽外頭染上一層淺綠色,那可不是長霉或是有毒喔。
可能因為採用月桃葉包覆水煮後,有遺留在上頭的天然色劑。
採用的是舊糯米,口感香黏飽實,米香濃郁,不過略遜於月桃葉的特殊薰香。
月桃葉的燻香,容易在嘴裡久久不散,反應兩極,愛的很愛,不愛的就很排斥,好比香菜一般。
花生仁用的是北港等地的本土花生,香甜鬆軟。花生粉也是另外找店家幫炒過後碾成。
醬油膏味道清雅,微甜柔滑,是店家以純豆麥精心釀造的。
簡單的糯米搭配花生仁的菜粽,淋上醬油膏、花生粉、香菜等蘸著吃,就是一道令我百吃不厭的眷戀美食。
味噌湯:
屬於台式的清爽甜味噌,不過一碗145大洋
還有小魚乾跟豆腐、柴魚,算是相當大氣的了,吃素的客人則提供素味噌湯。
吃菜粽味配味噌湯的歷史,與涼麵為何要配味噌湯,同樣是個謎阿。
圓環頂菜粽、肉粽專家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40號 電話:06-2220752 、06-2959908營業時間:053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