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從電視美食節目中,有介紹中山區一家泰國老麵攤
述說本來是販賣台式麵類的小攤,後因為店家媳婦是泰國人
在攤位幫忙之餘,還兼賣起了道地家鄉味,卻反客為主
讓泰式餐點躍居店內的新寵兒,也成為大家口而相傳的正宗泰國佳餚
來這邊的客人,幾乎是點泰國餐點為主,而台式麵時倒是乏人問津
週六接近中午來訪,內外卻是爆滿饕客
有別台灣街頭常態,將攤車擺騎樓的作法,料理的攤車是擺店內
菜單左邊是泰式右邊是台式
我滿好奇還有人會點台式的餐點嗎?
在我外頭排了一小時,完全沒聽到有人點就是
門口外頭還有照片可供參考
老麵攤的點餐方式,拿菜單畫好給店家,告知內用或外帶,付完錢領號碼牌等叫號入座
等了一個小時終於可以入座享用美食了
泰式奶茶及羅望子汁
泰國奶茶的甜度是泰國甜來著的
羅望子汁酸甜可口,搭配酸辣的泰式餐點
與吃麻辣鍋配酸梅湯的作用,有異曲同工之妙
炒粿條
炒粿條在馬來西亞、泰國等都滿知名的街邊小吃
這盤炒粿條漂染上黝黑的色彩,吃來隱隱的甜醬油香味,鹹甜柔和適中
配角的豬肉片有彈性,沒炒到偏乾的口感,碎蛋的香氣也是很足夠
不過說到炒粿條,目前的心頭之最是 臺北市中山區-面對面Face to Face Noodle House
船麵
船麵我僅吃過兩次,一次在泰國一次在 臺北市萬華區-25泰國船麵
老麵攤的船麵,湯汁同樣黑嚕嚕,傳統船麵會添加牛血或豬血
使其色澤混厚並增添一絲甘甜滋味,對比近期的25泰國船麵味道接近
輕柔藥膳的湯底,夾雜著隱隱酸甜滋味,老麵攤的湯頭添加不少辣渣
以及熟悉的增香利器九層塔,味道既熟悉又美味,味道層次多元豐富
船麵有肉丸、豬肝、豬肉片、油豆腐等豐富多樣的配料,麵條則是彈牙的河粉
此外我覺得台灣兩家船麵,不比我在水上市場吃到的差,重點分量還比較多呢
咖哩海鮮炒飯
咖哩海鮮炒飯是評論中,眾多網民很推薦的一道
炒飯使用泰國長米,咖哩香味濃郁,米粒濕潤不軟爛
配菜是蔬菜、番茄、甜椒、洋蔥等,主菜算兩尾有剝殼的蝦子
整體來說不錯,並不是很驚艷,或者是必須要點的一道
涼拌木瓜絲
與 臺北市萬華區-25泰國船麵的涼拌木瓜絲配料幾乎一樣
有小蝦米、番茄、花生米、辣椒等,不同於25船麵走酸鹹辣的路線
老麵攤則是酸甜辣的口感,重點這辣韻很帶勁,對不善嗜辣的我們
辣到舌頭直發麻頭頂冒汗,要說缺點的話,應該是花生米『臭輝搭』